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手臂外翻是怎么形成的

2025.07.23 08:37

手臂外翻的形成可能与先天关节结构异常、肌肉力量失衡、韧带松弛、长期姿势不良、外伤后恢复不当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关节结构异常:部分人群出生时肘关节或腕关节骨骼排列存在先天变异,如尺骨或桡骨发育异常,导致关节面无法正常咬合。这类结构问题可能随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尤其在手臂负重或旋转时外翻角度明显增大,且常伴随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2.肌肉力量失衡:前臂内侧屈肌群与外侧伸肌群力量不协调时,外侧肌群持续牵拉可能导致桡骨向外偏移。例如长期单侧发力或重复性动作如网球挥拍会使伸肌过度紧张,而屈肌相对薄弱,最终破坏关节动态稳定性。

3.韧带松弛:维持肘关节稳定的内侧副韧带若因遗传因素或慢性劳损出现弹性下降,无法有效限制前臂外展。韧带松弛还可能伴随关节囊扩张,使桡骨头在旋转时更容易脱离正常轨迹。

4.长期姿势不良:习惯性手臂外旋姿势如伏案时手掌过度外翻会改变软组织张力分布。持续的外力作用可能引发尺桡关节微小错位,并加速软骨磨损,最终形成结构性外翻畸形。

5.外伤后恢复不当:肘关节脱位或桡骨骨折若未得到充分复位,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骨痂异常增生或韧带错位愈合。局部瘢痕粘连也会限制关节活动,迫使手臂代偿性外翻以完成日常动作。

出现手臂外翻需避免强行矫正或过度负重,及时通过医学检查评估关节损伤程度。日常活动应保持中立位姿势,必要时使用支具辅助固定。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重点改善肌肉协调性与关节稳定性。若伴随疼痛或活动障碍,需排除神经压迫或关节炎等继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