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气管镜出血怎么办

2025.03.11 11:55

气管镜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局部止血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气管镜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出血,应立即停止所有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气管黏膜。迅速评估出血量和部位,判断是否为活动性出血。操作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导致二次伤害。同时,记录出血发生的时间和具体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是处理气管镜出血的首要任务。可采取头低脚高位,防止血液流入肺部。必要时使用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的血液和分泌物。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氧气支持或进行气管插管。

3.局部止血处理: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对于轻微出血,可使用冰盐水冲洗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对于较严重的出血,可采用电凝止血或局部压迫止血。操作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同时密切观察止血效果。

4.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观察有无休克征象。如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警惕脑缺氧的发生。

5.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如出血难以控制或患者情况危急,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转诊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急救药品等。转诊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到达上级医院。

气管镜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操作技术、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等。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处理气管镜出血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