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压力性尿失禁吊带手术什么意思

2025.10.11 17:41

压力性尿失禁吊带手术是一种通过植入人工合成或生物材料制成的吊带,支撑尿道中段以改善控尿功能的微创手术。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即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不自主漏尿的情况。手术原理是通过加强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撑力,减少腹压增高时尿道的异常移动,从而恢复控尿能力。

手术通常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或TVT-O,属于微创操作,耗时约30分钟至1小时。术中会在尿道下方置入一条窄而柔软的聚丙烯网状吊带,两端固定于耻骨后或闭孔区域,形成弹性支撑。术后吊带会与周围组织逐渐融合,长期维持尿道稳定。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出院,成功率达80%-90%。但需注意,吊带材质可能引发个体差异反应,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排异、感染或吊带侵蚀等问题。

术前需完善尿动力学检查确认适应症,排除急迫性尿失禁等混杂因素。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1个月,防止吊带移位。短期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频,多数2-4周缓解。若持续疼痛、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长期随访中,约5%-10%患者可能因吊带过紧需调整,极少数需二次手术。高龄、糖尿病或慢性咳嗽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术后结合盆底肌训练可进一步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