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狭窄能治好吗

2024.09.10 18:15

心血管狭窄是有可能治好的,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也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因素而不同。

心血管狭窄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如果狭窄程度较轻,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有希望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的。比如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稳定斑块,防止狭窄进一步加重;同时配合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的狭窄情况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血管狭窄,通过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或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可以有效撑开狭窄的血管或建立新的血管通道,从而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治疗的目的。

即使经过治疗使心血管狭窄得到改善或解决,后续仍需要长期的管理和随访。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持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当前的狭窄问题得到处理,仍然存在再次发生狭窄或出现其他心血管问题的风险。而且,治疗效果也并非绝对,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血管桥堵塞等情况。所以,对于心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治疗只是一个开始,长期的自我管理和关注健康才是保持良好预后的关键。同时,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狭窄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