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频怎么进行治疗

2025.11.03 22:12

尿频可通过调整饮水量、进行膀胱训练、避免刺激性饮食、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水量: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至2000mL,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睡前两小时减少饮水可降低夜间尿频。均匀分配饮水时间有助于膀胱适应规律排尿节奏,减少尿急感。过量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不足则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刺激膀胱。

2.进行膀胱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从每小时一次延长至两到三小时一次。排尿时采用放松姿势,避免用力挤压膀胱。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掌握排尿规律,建立条件反射。坚持训练可增强膀胱储尿能力,改善尿频症状。

3.避免刺激性饮食:减少摄入咖啡、浓茶、酒精等利尿饮品。辛辣食物及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加重尿频。高盐饮食会导致水分潴留继而增加尿量。选择温和食材如山药、莲子等有助于固摄尿液。

4.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缩泉丸、桑螵蛸散等方剂温肾固涩。西药可选择抗胆碱能药物降低膀胱敏感度,但需注意口干等副作用。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针灸理疗: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每次20分钟。推拿手法可配合点按三阴交、肾俞等穴位。热敷下腹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连续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出现尿频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利尿药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心态平和。记录排尿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