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谷丙转氨酶高吃什么药可以降下来

2024.12.16 15:14

谷丙转氨酶高可以吃联苯双酯、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宾、双环醇、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降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1.联苯双酯:联苯双酯是一种常用的降酶药物。主要通过诱导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从而降低谷丙转氨酶。其降酶作用迅速,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都有一定效果,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不过,在使用联苯双酯时,需要注意逐渐减量停药,避免出现谷丙转氨酶的反跳现象。同时,虽然能降低转氨酶,但对于肝脏疾病的根本病因治疗可能还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手段。

2.甘草酸制剂:甘草酸制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谷丙转氨酶的降低。例如复方甘草酸苷,其在体内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发挥抗炎作用。这种药物对于慢性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改善较为明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肝区不适等,但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水肿、低钾血症等,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3.水飞蓟宾:水飞蓟宾能够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降低谷丙转氨酶。对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损伤等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较好的疗效。水飞蓟宾安全性相对较高,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服用以保护肝脏功能。不过,单独使用水飞蓟宾可能对于某些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效果有限,可能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4.双环醇:双环醇可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细胞损伤有关。能够调控肝细胞内的一些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保护肝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导致的谷丙转氨酶升高均有较好的降酶效果。双环醇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肝功能情况调整剂量,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5.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含巯基的三肽类化合物,在肝脏内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可以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肝脏的合成和解毒功能,有助于降低谷丙转氨酶。对于药物性肝损伤、中毒性肝损伤等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时,要注意其保存条件,避免药物失效,并且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谷丙转氨酶升高只是肝脏功能异常的一个指标,在使用降酶药物之前,必须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根本。例如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等。同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