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洞流脓如何清理

2025.10.20 17:59

耳洞流脓需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轻柔擦拭、避免挤压或触碰患处、保持局部干燥透气、暂停佩戴耳饰、必要时就医使用抗生素软膏。具体分析如下:

1.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轻柔擦拭:清理耳洞流脓时,应选择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75%医用酒精,沿耳洞周围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生理盐水能温和溶解分泌物,酒精可杀菌消毒。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摩擦导致皮肤破损。每日清洁2-3次,直至脓液减少。

2.避免挤压或触碰患处:流脓期间严禁用手挤压耳洞,否则可能将细菌带入深层组织,加重感染。日常避免抓挠、拉扯耳垂,睡觉时注意侧卧方向,减少对患处的压迫。若需整理头发,动作应缓慢,防止刮蹭耳部。

3.保持局部干燥透气: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清洁后需用干净棉签吸干水分。洗澡时可用防水贴覆盖耳洞,避免污水流入。流汗后及时擦干,尽量选择宽松衣物,减少耳部摩擦。

4.暂停佩戴耳饰:感染期间需取出耳钉、耳环等饰品,防止金属摩擦刺激创面。耳洞未愈合前不可更换新耳饰,避免异物带入细菌。恢复佩戴前需用酒精浸泡消毒饰品,并确保脓液完全消失。

5.必要时就医使用抗生素软膏:若流脓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红肿热痛,可能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物。严重感染时需就医排查是否形成脓肿,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或切开引流。

清理耳洞前后需彻底洗手,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者慎用酒精,可改用碘伏消毒。耳洞护理期间观察分泌物性状,若出现血丝或异常气味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