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鼻腔后部老是感觉有痰是怎么了

2024.11.12 10:43

鼻腔后部老是感觉有痰可能是鼻后滴漏综合征、鼻窦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鼻后滴漏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多是由于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向后流至鼻后和咽喉部,从而感觉鼻腔后部有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鼻腔黏膜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杯状细胞分泌亢进。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鼻腔鼻窦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分泌物的产生。同时,可配合鼻腔冲洗,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局部炎症。

2.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鼻窦内的炎症会使鼻窦黏膜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不易从前鼻孔流出,往往会流向鼻腔后部。是因为鼻窦的开口位置相对特殊,炎症导致鼻窦的正常引流通道受阻。患者除了感觉鼻腔后部有痰外,还可能伴有头痛、鼻塞等症状。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的鼻窦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黏液促排剂促进鼻窦内脓性分泌物的排出,鼻用减充血剂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改善鼻窦的引流。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鼻窦手术治疗。

3.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由于鼻腔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受到影响,不能及时将分泌物从前鼻孔排出,分泌物就容易积聚在鼻腔后部。慢性鼻炎的发生可能与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物质、粉尘等、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首先要去除病因,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黏膜肿胀,减少分泌物。也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清洁湿润,促进鼻腔黏膜功能的恢复。

4.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后,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同时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在鼻腔内积聚,部分会流向鼻腔后部,导致患者感觉鼻腔后部有痰。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治疗过敏性鼻炎,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组胺药来减轻过敏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反应,肥大细胞稳定剂稳定肥大细胞,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等。对于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5.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如果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和鼻咽部的引流通道,导致鼻腔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积聚在鼻腔后部。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多是由于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鼻腔炎症长期刺激腺样体所致。腺样体肥大除了导致鼻腔后部有痰的感觉外,还可能引起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如果是轻度肥大且症状不严重,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从而缓解腺样体的炎症反应。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呼吸、睡眠等功能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腺样体。

鼻腔后部老是感觉有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如果这种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