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原则是什么

2025.01.07 17:53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尽快解除胆道梗阻、控制感染以及支持性治疗。该病症通常由胆道梗阻引起,导致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进而引发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明确梗阻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胆结石、肿瘤或胆管狭窄等。解除梗阻是治疗的核心,通常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进行胆道引流,能够有效清除胆道内的结石或其他阻塞物,缓解胆道压力。如果内镜治疗无法成功,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干预,如胆囊切除或胆道重建等。抗生素的应用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支持性治疗方面,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静脉输液,确保身体的基本代谢需求得到满足。

在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感染的控制情况和肝功能的恢复。同时,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状态,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脓肿形成、败血症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基础疾病患者,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可能需要多学科合作,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