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2024.10.12 11:00

老年人心肌缺血可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引发的血栓性事件。但使用时需注意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2.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同时还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存在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或调整剂量。

3.他汀类药物: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和肌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损伤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

4.硝酸酯类药物: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但长期连续使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需要合理调整用药间隔。

5.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䓬等属于此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减轻心肌缺血,适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痛、下肢水肿等副作用。

对于老年人心肌缺血的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合并疾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