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修复胃受损的黏膜

2025.02.05 07:28

胃黏膜受损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物质、药物治疗、补充益生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来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对于修复胃黏膜至关重要。应增加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如小米粥、山药粥等。这些食物质地柔软,对胃黏膜刺激小,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像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部负担,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这样能让胃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自我修复。

2.避免刺激性物质:刺激性物质会进一步损伤胃黏膜,所以要尽量避免。首先要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黏膜充血、糜烂。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也应避免,所含的辣椒素等成分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烧灼感,加重炎症反应。另外,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同样对胃黏膜不利,过热食物可能烫伤黏膜,过冷食物会引起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从而延缓修复进程。

3.药物治疗:合理使用药物是修复胃黏膜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也很有效,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黏膜的侵蚀。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受损,还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通过消除病因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4.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对胃黏膜修复有积极意义。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可以改善胃部微生态环境。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胃黏膜的损害。同时,益生菌还能增强胃肠道的免疫功能,提高胃黏膜的抵抗力,从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可以通过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或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制剂来补充。

5.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为胃黏膜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充足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胃部也不例外。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适当运动也对胃黏膜修复有益,例如散步这种温和的运动方式,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注意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导致胃酸分泌失调等问题。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在修复胃黏膜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因为胃黏膜的修复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随意改变治疗方案,以免影响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