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

2025.07.09 08:52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清洁、抗真菌药物使用、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刺激因素、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清洁:清除耳道内的真菌团块和分泌物是治疗基础。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轻柔冲洗,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完成,过度清洁可能破坏耳道微环境,反而加重感染。

2.抗真菌药物使用:局部涂抹或滴注抗真菌药膏或溶液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咪康唑等,需连续使用2至4周。严重感染可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但需警惕肝肾功能影响。

3.保持耳道干燥: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治疗后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可用无菌棉球临时堵塞外耳道。吹风机低温档轻柔吹干耳道,但需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烫伤。

4.避免刺激因素:掏耳、佩戴耳机等行为可能损伤耳道皮肤。减少化学物质接触如染发剂,过敏体质者需排查潜在致敏原。瘙痒时勿用力抓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5.定期复查:真菌感染易复发,需随访至症状完全消失且镜检阴性。治疗初期每周复查,后期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间隔。复发者需重新评估用药方案或排查并发症。

治疗期间禁止自行用药或中断疗程,严格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同步控制,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监测。出现耳痛加剧、听力下降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