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会有什么后果

2025.07.23 08:37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感觉异常或缺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排尿排便功能失调、心理及情绪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肌肉控制能力可能完全或部分丧失。高位颈髓损伤可能引发四肢瘫痪,胸腰段损伤常导致下肢瘫痪。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中断后,肌肉无法接收大脑指令,逐渐出现萎缩。损伤程度不同,恢复可能性存在差异,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重建至关重要。

2.感觉异常或缺失:损伤节段以下皮肤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可能减退或消失。部分情况会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刺痛或烧灼感。感觉传导通路破坏后,机体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馈,易发生压疮或烫伤等继发损伤。感觉功能评估是制定康复方案的重要依据。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能影响体温调节、血压控制和出汗功能。高位损伤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失衡,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自主神经反射异常。肠道蠕动减缓、皮肤血管舒缩异常等问题常见。此类功能障碍需长期监测,必要时通过药物干预稳定体征。

4.排尿排便功能失调:骶髓损伤常导致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障碍,引发尿潴留或失禁。肠道蠕动减弱可能引起便秘或排便失禁。长期导尿或间歇清洁导尿是常用管理手段,配合饮食调整可减少并发症。功能训练有助于部分恢复控制能力。

5.心理及情绪障碍:突发残疾易引发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反应。社会角色转变与生活依赖可能加重心理负担。专业心理干预结合家庭支持能改善适应能力,团体康复活动有助于重建生活信心。

脊髓损伤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与功能评估,避免并发症发生。康复过程中注意营养均衡,预防深静脉血栓与关节挛缩。家属应学习护理技巧,配合专业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保持环境无障碍改造,减少二次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