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脚外踝疼痛怎么治

2024.11.25 13:09

脚外踝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脚外踝疼痛时,休息是首要的。减少受伤脚踝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行动,防止受伤部位承重。必要时进行石膏或支具固定,让受伤的外踝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例如踝关节扭伤初期,充分休息能避免肿胀和疼痛加剧。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对缓解脚外踝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冷敷可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进行,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能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则适用于受伤72小时之后,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推拿、针灸等手段也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像按摩能舒缓紧张的肌肉,针灸可调节身体经络气血的运行。

3.药物治疗:药物可有效减轻脚外踝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膏、扶他林软膏等,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如果疼痛是由痛风等疾病引起,还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4.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康复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等活动度训练,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例如,通过踮脚尖、提踵练习来锻炼小腿肌肉。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

5.手术治疗:如果脚外踝疼痛是由严重骨折、韧带断裂等引起,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修复骨折部位、重建韧带,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术后需要配合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

在治疗脚外踝疼痛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活动,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减轻脚踝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