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泡性角结膜炎是什么病

2024.09.25 10:13

泡性角结膜炎是一种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泡性角结膜炎主要发生于结膜、角膜缘,典型表现为角膜缘或球结膜处出现局限性实性隆起的小泡,周围充血。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花粉、尘埃等抗原物质的刺激有关。患者通常会有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如果病变发生在角膜,还可能影响视力。

进一步来说,泡性角结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眼部的典型表现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在治疗方面,首先要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来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一些具有滋润作用的滴眼液来缓解眼部不适。对于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全身用药或采取其他更综合的治疗措施。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病情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溃疡等,从而更好地保护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