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引起心脏心慌什么原因

2024.12.03 11:23

慢性胃炎引起心慌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贫血、营养不良、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心理因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这会影响到胃部的神经调节。胃部的神经与自主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当胃部神经受到炎症刺激时,会通过神经反射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进而导致心脏的神经调节出现异常,引发心慌症状。

2.贫血: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影响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吸收。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维生素B12参与细胞的核酸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缺乏这些物质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心脏为了代偿就会加快跳动,从而出现心慌。

3.营养不良:慢性胃炎患者常常会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会使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缺乏。身体缺乏营养时,心脏肌肉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会受到影响,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可能会出现代偿性的心跳加快,导致心慌。

4.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慢性胃炎患者往往胃酸分泌失调,容易出现胃酸反流至食管的情况。食管和心脏的神经支配有一定的重叠,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时,食管的神经感受器会将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可能会误判为心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心慌的感觉。

5.心理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患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进而出现心慌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炎患者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胃部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缓解心慌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