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跟腱短是怎么回事

2025.07.30 23:51

跟腱短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长期姿势不良、创伤或手术导致粘连、慢性炎症刺激、肌肉萎缩或肌力失衡。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发育异常:跟腱长度受遗传因素影响,部分人群出生时跟腱较短,可能伴随足部结构异常。日常可通过拉伸训练改善柔韧性,严重者需定制矫形鞋垫辅助。

2.长期姿势不良:长时间穿高跟鞋或踮脚行走,跟腱长期处于短缩状态,导致适应性缩短。建议调整步态,选择平底鞋,并配合足底筋膜放松。

3.创伤或手术导致粘连:跟腱断裂或手术后未及时康复,局部瘢痕组织增生限制延展性。早期介入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松解,结合渐进性牵拉恢复活动度。

4.慢性炎症刺激:跟腱反复劳损引发无菌性炎症,纤维化后弹性下降。需减少剧烈运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进行局部药物注射。

5.肌肉萎缩或肌力失衡:小腿三头肌无力或萎缩,导致跟腱代偿性缩短。加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力量训练,同时注重拮抗肌群协调性练习。

跟腱过短可能影响步态和运动功能,需结合具体成因针对性干预。早期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配合科学锻炼,多数情况可有效改善。若伴随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盲目拉伸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