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拨针疗法会有什么后遗症

2025.09.02 16:43

中医拨针疗法是一种传统的外治方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疾病。正确操作下,拨针疗法通常安全有效,但若操作不当或患者体质特殊,可能出现局部淤血、疼痛加重或感染等后遗症。

拨针疗法通过针具对皮下组织进行拨动,可能对局部毛细血管或神经末梢造成轻微损伤。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皮下淤血、肿胀或短暂性疼痛,通常数日内自行消退。若针具消毒不严格或操作环境不洁,可能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发热或化脓。部分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晕针反应,如头晕、恶心或出冷汗,需立即停止治疗并平卧休息。

进行拨针疗法前,需确保操作者具备专业资质,使用一次性灭菌针具,避免交叉感染。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炎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受拨针。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或剧烈运动,防止感染或加重局部损伤。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异常肿胀,应及时就医排查。拨针疗法需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盲目追求强刺激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