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痛经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4.29 08:08

痛经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艾灸温经散寒、中药调理气血、针灸通经活络、推拿按摩缓解疼痛、拔罐祛瘀止痛。具体分析如下:

1.艾灸温经散寒: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刺激特定穴位,如关元、气海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寒凝引起的痛经。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性痛经,能有效减轻小腹冷痛、经血暗紫等症状。

2.中药调理气血: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剂,如气滞血瘀型可用少腹逐瘀汤,气血虚弱型选用八珍汤。中药通过调和气血、疏肝理气或温经散寒,改善子宫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需辨证施治,个体化用药。

3.针灸通经活络:针刺三阴交、血海等穴位,调节冲任二脉及肝脾肾功能,促进气血畅通。针灸能抑制子宫过度收缩,减少前列腺素分泌,缓解痉挛性疼痛,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4.推拿按摩缓解疼痛:通过揉按小腹、腰骶部或点按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放松局部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推拿手法轻柔缓和,适合经期操作,能快速减轻胀痛感。

5.拔罐祛瘀止痛:在腰骶部或小腹施行留罐或走罐,利用负压吸力疏通经络,驱散瘀滞。拔罐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可促进瘀血排出,缓解经血色暗、块多等症状。

中医治疗痛经注重整体调节,结合患者体质选择适宜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加重症状。长期调理可显著改善痛经复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