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急性非特异性尿路感染

2025.10.11 17:41

急性非特异性尿路感染是指由非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尿路急性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这类感染通常累及膀胱、尿道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部分病例可能伴随发热或腰痛。

发病机制主要与病原体逆行感染有关,细菌通过尿道口侵入并上行至膀胱。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患病,而男性前列腺问题或尿路梗阻也会增加风险。诊断需结合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头孢类等,疗程通常3-7天。及时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转为慢性。

预防需注意每日饮水充足,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可减少细菌滞留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防护。出现血尿、持续发热或腰背部剧烈疼痛时,需警惕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导致耐药性。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结构性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