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如何急救心肌梗塞

2025.03.24 17:51

心肌梗塞急救的关键在于迅速识别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静、进行心肺复苏以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识别症状: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汗和左臂疼痛。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且程度剧烈。识别这些症状是急救的第一步,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能放射至左臂、下颌或背部。呼吸困难可能伴随胸痛出现,患者可能感到窒息或无法深呼吸。恶心和出汗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可能提示心脏供血不足。左臂疼痛是心肌梗塞的典型放射痛,可能伴随胸痛同时出现。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怀疑心肌梗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并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拨打急救电话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救助的关键步骤。急救人员会在电话中提供初步指导,帮助稳定患者状况。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迅速评估患者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保持患者平静:让患者坐下或躺下,避免任何剧烈活动。保持患者平静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剧烈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让患者坐下或躺下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有助于稳定病情。保持患者平静还可以减少焦虑和恐惧,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脏的影响。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状况,确保其保持平静。

4.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胸外按压应按照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深度为5-6厘米。人工呼吸应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确保患者肺部获得足够氧气。心肺复苏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关键措施,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确保操作正确,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5.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按照设备指示进行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够识别心室颤动并给予电击,有助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前,应确保患者胸部干燥,并按照设备指示正确放置电极片。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提示进行电击。电击后,应继续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医疗人员到达。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存率。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迅速行动、正确操作是关键。专业医疗人员的及时介入和后续治疗同样重要,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