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缓解痛经症状

2025.10.14 15:12

痛经可通过热敷腹部、适量运动、饮食调理、按摩穴位、服用止痛药物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腹部:将热水袋或暖宝宝置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持续15-30分钟。热力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松弛子宫肌肉,减少前列腺素分泌,从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用毛巾隔垫。

2.适量运动:经期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刺激内啡肽释放,具有天然镇痛作用,同时改善局部血流,减轻子宫充血。建议每天活动20-30分钟,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

3.饮食调理: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增加温性食材如红糖姜茶、桂圆红枣。生姜中的姜烯酚能抑制炎症介质,红糖补充能量,红枣含铁补血。经前3天开始饮用可预防痛经加重,每日不超过2杯。

4.按摩穴位:按压三阴交内踝上3寸、关元穴脐下3寸各3分钟,以酸胀为度。穴位刺激调节冲任二脉,平衡气血运行,直接作用于子宫神经反射区。操作前搓热双手,经量多时慎用。

5.服用止痛药物: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在疼痛初期服用最佳,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痛感。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使用,连续服药不超过3天,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呕吐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咨询医师,避免长期依赖。经期注意保暖,保持情绪稳定,记录周期变化有助于针对性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