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心力衰竭应该怎么处理

2025.03.13 14:19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心力衰竭的处理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手术和长期管理策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分离,若不及时干预,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处理的核心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心脏功能,并预防并发症。

首先,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急性期的重要措施。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荷,缓解肺淤血和全身水肿;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可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对于新生儿,前列腺素E1可用于维持动脉导管开放,确保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血流交换。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干预是最终解决方案。

手术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根本方法。动脉调转术是首选手术方式,通过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重新连接到正确的心室,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手术通常在新生儿期进行,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和长期损害。对于无法立即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房间隔造口术或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增加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血流混合,缓解缺氧症状。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预防感染和心律失常,并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

注意事项包括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通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症状,如发绀、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需立即就医。术前术后需严格控制液体平衡,避免心脏负荷过重。长期管理需关注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手术效果。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以减少心脏负担。家属需接受相关教育,掌握日常护理和紧急处理技能,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