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血热妄行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血热妄行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理概念,指体内热邪过盛,迫血妄行,导致出血或发斑等症状的病理状态。这一概念源于中医对气血运行与热邪关系的认识,通常与外感热邪或内伤积热有关,表现为咯血、衄血、尿血、皮肤紫癜等异常出血现象。

血热妄行的核心病机在于热邪侵入血分,扰乱血液正常运行。中医认为,血在脉中运行需靠气的固摄与推动,而热邪具有灼伤脉络、迫血外溢的特性。当体内阳热过盛时,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液失去约束,溢出脉外,形成各种出血症状。例如,肺热可能导致咯血,胃热可能引发呕血,下焦热盛则可能出现便血或尿血。血热还可能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即发斑,常见于温病或某些热性传染病过程中。

针对血热妄行的调理需注重清热凉血与止血并举。常用中药如生地、丹皮、赤芍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而侧柏叶、白茅根等可辅助止血。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以防助长内热。同时,需注意区分实热与虚热,实热者宜直接清热泻火,虚热者则需滋阴降火。若出血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血热,保持心态平和也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