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为什么感冒会发抖

2025.03.11 11:55

感冒时发抖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病毒刺激导致体温升高、肌肉收缩产生热量、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炎症反应、血液循环加快以对抗病毒以及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的敏感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病毒刺激导致体温升高: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误认为体温过低,从而发出升温信号。这种信号会导致身体通过发抖等方式产生热量,以应对病毒入侵。体温升高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但同时也引发了发抖现象。

2.肌肉收缩产生热量:发抖是肌肉快速收缩和放松的结果,这种运动能够产生大量热量。当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升温信号时,肌肉会不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体温。这种机制是人体应对寒冷或感染的自然反应,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

3.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炎症反应:感冒时,免疫系统会迅速激活,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不仅有助于抗病毒,还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炎症反应还会引起全身不适,包括肌肉酸痛和发抖,这是免疫系统工作的副作用。

4.血液循环加快以对抗病毒:为了更有效地输送免疫细胞和营养物质到感染部位,感冒时血液循环会加快。这种加速的血液循环会导致体温升高,同时也会引起发抖。血液循环的加快有助于快速清除病毒,但也会带来不适感。

5.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的敏感反应: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非常敏感,当体温调节中枢发出信号时,神经系统会迅速响应,通过控制肌肉收缩来调节体温。这种快速反应机制虽然有效,但也会导致发抖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在体温急剧变化时。

感冒时的发抖现象是人体多种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带来不适,但实际上是身体对抗病毒的自然反应。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感冒症状,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