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还用不用鱼腥草

2025.06.27 17:23

中医至今仍在使用鱼腥草,这味药材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具有重要地位。鱼腥草性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尤其对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病症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鱼腥草的应用形式多样,既可内服也可外用。鲜品常捣汁或煎汤服用,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干品多入复方配伍,如与桔梗、芦根同用增强清肺排脓之效。南方地区常将嫩叶凉拌或煮水代茶饮,用于预防流感或缓解咽喉肿痛。外用时以鲜草捣敷或煎汤熏洗,可改善皮肤感染、湿疹等问题。近年研究还发现鱼腥草对某些耐药菌株有抑制作用,使其在对抗耐药性感染领域展现潜力。

使用鱼腥草需注意体质辨证。虚寒体质者长期服用可能加重畏寒、腹泻等症状;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挥发油成分流失。部分人群可能对所含癸酰乙醛等成分敏感,初服建议小剂量测试。临床用药需避免与部分西药同服,如免疫抑制剂可能产生相互作用。药材储存应防潮避光,霉变后禁止使用。现代栽培技术虽提升产量,但野生品种药效更佳,选购时需辨别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