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伤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2.23 12:28

伤食多由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感邪气、药物损伤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节:饮食过量、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等,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导致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从而引发伤食。例如一次性进食大量肉类、油炸食品,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就容易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伤食症状。

2.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即使正常饮食也可能无法正常消化,稍微饮食不当就容易导致食物积滞。比如一些体质较差、久病体虚之人,脾胃之气不足,消化能力弱,进食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伤食的情况。

3.情志失调:长期情志不舒,如焦虑、抑郁、恼怒等,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失调易导致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使食物在胃肠内积滞。例如,一个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情绪焦虑,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等伤食表现。

4.外感邪气:外感六淫之邪,如寒邪、湿邪等,侵犯人体后可影响脾胃功能。寒邪凝滞,湿邪黏腻,都可使脾胃运化失常。当寒湿之邪侵袭脾胃时,脾胃阳气受损,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容易积滞于内。比如在寒湿天气里,人体易受寒湿之邪侵犯,可能会出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等伤食症状。

5.药物损伤: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伤食。例如长期服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损伤脾胃之气,使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消化不良、伤食等现象。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注重饮食的均衡搭配。同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外感邪气,谨慎用药,以维护脾胃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