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是什么

2024.09.06 17:52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涉及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肾脏微血管病变。

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肾脏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一方面,高血糖可引起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滤过压升高,导致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进而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另一方面,高血糖会诱导一系列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促进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这些变化会逐渐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聚、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的异常等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遗传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相互影响,加速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和细胞损伤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使肾脏病变的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蛋白尿,进而肾功能持续恶化,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在这个过程中,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等。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肾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