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胆源性胰腺炎

2024.11.19 09:21

胆源性胰腺炎是指由于胆道疾病引发的胰腺炎症。

正常情况下,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当胆道出现问题时,例如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可导致胆汁的排泄异常。胆结石可能阻塞胆管与胰管的共同通道,胆汁逆流入胰管,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激活胰酶原,使得胰酶在胰腺内被提前激活,从而对胰腺自身组织进行消化,引发胰腺的炎症反应。胆道感染时,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也可能通过胆胰间的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胰腺,进一步加重胰腺的炎症。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患病期间要严格禁食禁水,这样可以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对于轻症患者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补液、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而对于重症患者或者存在胆道梗阻的患者,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解除胆道梗阻等问题。患者在病情缓解后,也需要重视对胆道疾病的治疗,如胆结石患者可能需要择期进行取石手术等,以防止胰腺炎再次发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