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萎缩性糜烂是什么意思

2024.08.11 08:18

胃萎缩性糜烂是指胃黏膜出现萎缩改变同时伴有糜烂的情况。

胃萎缩性糜烂是一种胃部疾病状态。胃黏膜萎缩意味着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这可能导致胃的分泌功能下降。而糜烂则是指胃黏膜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表浅的破损。这种情况通常是在胃镜检查时被发现。

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期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导致胃黏膜萎缩和糜烂。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酒、过度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自身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等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胃萎缩性糜烂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对于胃萎缩性糜烂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治疗方面,首先要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习惯、避免使用伤胃药物等。同时,可使用药物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肠动力等。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胃萎缩性糜烂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