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肾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肾动脉狭窄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肾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肾动脉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等。主要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导致肾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粥样斑块形成,从而使肾动脉管腔狭窄。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这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肾血管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动脉中层纤维组织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肾动脉狭窄。一般可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可采用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治疗。

3.大动脉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可能是感染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累及肾动脉等大血管。表现为血管壁的炎症、增厚、狭窄等。治疗上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反应。

4.肾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肾动脉起始部狭窄等先天畸形。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肾动脉形成出现异常所致。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肾脏发育及功能。对于有症状或肾功能受影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5.肾动脉瘤:肾动脉瘤可压迫肾动脉导致狭窄。病因包括先天性血管壁薄弱、动脉硬化、创伤等。肾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起严重出血,需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动脉瘤栓塞术或手术切除等。

肾动脉狭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饮食上要注意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