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结肠阿米巴病

2024.08.27 16:58

结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袭结肠黏膜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结肠阿米巴病主要通过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摄入而感染。当人体摄入包囊后,包囊在小肠下段被消化液破坏,释放出滋养体。滋养体可随肠内容物下移,寄生于结肠,尤其是盲肠、升结肠等部位。

患者的症状轻重不一,可表现为无症状带虫者,也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多为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隐痛,可伴有腹胀、腹泻,大便为糊状或脓血便,具有腥臭味,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可确诊。还可结合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可有效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对于慢性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疗程。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肠道通畅。

预防结肠阿米巴病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对于阿米巴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对结肠阿米巴病应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