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虹膜出血怎么办

2025.08.22 16:42

新生儿虹膜出血需及时就医评估出血程度、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避免揉眼或压迫眼球、遵医嘱使用止血或促进吸收药物、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出血程度:新生儿虹膜出血需由专业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判断出血范围及是否合并其他眼部损伤。轻度出血可能自行吸收,但大量出血或伴随眼压升高需干预治疗。医生会根据出血原因选择观察或进一步处理方案,必要时转诊至儿科眼科专科。

2.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出血期间需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擦拭眼部分泌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护理前严格洗手,防止细菌侵入引发结膜炎或角膜炎。若出现眼睑红肿或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需立即就医。

3.避免揉眼或压迫眼球:新生儿可能因不适无意识摩擦眼睛,需使用柔软棉质手套或包裹手臂减少触碰。避免侧卧压迫患侧眼球,哺乳时调整姿势减轻眼部压力。外力刺激可能加重出血或延缓吸收。

4.遵医嘱使用止血或促进吸收药物:医生可能开具局部止血眼药水或口服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淤血较多时选用活血化瘀类眼膏促进吸收,但需严格按剂量使用。禁用未经许可的偏方或成人药物。

5.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出血后1周、2周及1个月需复查眼底及眼压,确认出血吸收进度。若出现角膜混浊、瞳孔变形或视力发育迟缓,需进一步检查排除青光眼或虹膜粘连等后遗症。

新生儿身体脆弱,任何操作需轻柔。家属需记录出血变化及异常反应,就医时详细描述。避免自行热敷或冷敷,温度变化可能影响眼部血管。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减少强光直射眼睛。喂养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素,辅助血管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