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吃药流产的危害有哪些

2025.09.29 15:54

吃药流产可能导致不完全流产引发大出血、子宫内膜炎增加感染风险、内分泌紊乱影响月经周期、药物过敏反应危及生命、心理创伤长期难以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不完全流产引发大出血:药物流产过程中,若胚胎组织未完全排出,残留物会阻碍子宫收缩,导致持续性出血。严重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需紧急清宫术干预。出血量超过正常月经量且伴随剧烈腹痛时,必须立即就医。

2.子宫内膜炎增加感染风险:流产药物使用后,子宫颈口扩张,细菌易侵入宫腔。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盆腔炎或输卵管粘连,影响日后生育能力。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避免盆浴及性生活。

3.内分泌紊乱影响月经周期:药物通过干扰孕激素水平终止妊娠,可能造成卵巢功能暂时失调。部分人群会出现月经延迟、经量异常或持续排卵障碍,通常需3-6个月恢复。

4.药物过敏反应危及生命:米非司酮等成分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明确过敏史,服药后需在医疗机构观察至少4小时,出现瘙痒或胸闷需立即处理。

5.心理创伤长期难以恢复:终止妊娠可能伴随抑郁情绪,部分人群会长期失眠或焦虑。心理支持至关重要,必要时需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疏导情绪。

进行药物流产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完成复查。术后注意保暖及营养补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