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是什么

2025.09.25 16:4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血管和肾脏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起病急骤,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易被误诊,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病死率可达5%-15%,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病毒直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全身微血管损伤,导致血浆大量外渗,出现低血压休克和出血倾向,如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等。病毒还会侵袭肾脏,造成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少尿、无尿及电解质紊乱,需依赖透析治疗。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该病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在鼠类活跃的春秋季易暴发,可能造成区域性群体感染,增加医疗资源压力。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需采取综合措施。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在野外作业时穿戴防护装备,食物密封保存。出现发热、头痛、眼眶痛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隔离治疗。高危地区可接种灭活疫苗,但需完成全程免疫程序。疫区应开展灭鼠防鼠工作,对污染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重症风险,恢复期患者需监测肾功能至少半年。公众应提高对三痛三红典型症状的认知,即头痛、腰痛、眼眶痛和面红、颈红、胸红,以便及时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