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如何锻炼

2025.03.07 20:05

心动过缓患者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呼吸练习、瑜伽和太极等方式进行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率,但需注意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建议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应监测心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2.力量训练:适度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建议选择轻量级器械或自身体重进行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时注意呼吸节奏,避免憋气。

3.呼吸练习:深呼吸和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氧气摄入,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动过缓症状。建议每天进行2-3次呼吸练习,每次10-15分钟。练习时保持放松,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节奏缓慢均匀。

4.瑜伽:瑜伽通过体位法和呼吸法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脏功能,适合心动过缓患者。建议选择温和的瑜伽流派,如哈他瑜伽或阴瑜伽,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45分钟。练习时注意动作幅度,避免过度伸展。

5.太极:太极动作缓慢柔和,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心脏功能,适合心动过缓患者。建议每天练习20-30分钟,选择简单易学的套路,如24式太极拳。练习时保持呼吸自然,动作连贯流畅。

心动过缓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适当放松。定期监测心率,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