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晚期D-二聚体高说明什么

2025.04.28 17:44

晚期D-二聚体高说明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活跃、凝血功能异常、组织损伤或坏死、炎症反应加剧、肿瘤相关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1.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活跃: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活跃。晚期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静脉血栓或微血栓,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以试图溶解血栓,导致D-二聚体持续升高。

2.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升高反映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可能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晚期患者常因肝功能衰竭、抗凝蛋白缺乏或药物影响导致凝血机制紊乱,表现为D-二聚体异常增高,提示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

3.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创伤、手术、大面积梗死或器官衰竭时,组织细胞坏死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并生成大量纤维蛋白,随后被纤溶系统降解为D-二聚体。晚期患者多器官功能衰退时,此类病理过程更为显著。

4.炎症反应加剧: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促凝物质,同时抑制纤溶系统,形成炎症-凝血恶性循环。晚期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脓毒症患者常见D-二聚体升高,反映炎症与凝血交互作用的病理状态。

5.肿瘤相关活动:恶性肿瘤细胞分泌促凝因子,或直接侵犯血管诱发血栓,同时肿瘤坏死或转移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晚期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常与疾病进展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之一。

D-二聚体升高在晚期患者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其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但单一指标不能确诊特定疾病,需警惕多重病理机制叠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