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酸呕血是怎么回事

2024.08.13 06:50

胃酸呕血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引起的呕血现象。这可能与以下五种病因或原因有关,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胃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壁发生溃疡的疾病,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严重时可导致胃酸呕血。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酸过多,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建议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遵医嘱使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

2.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但位于小肠的第一部分。胃酸过多同样会破坏十二指肠黏膜,导致呕血。治疗原则与胃溃疡相似,需注意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合理使用抑酸药。

3.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长期胃酸反流可能导致食管炎症、溃疡,甚至呕血。调整生活方式,如减肥、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者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受损可能导致胃酸呕血。针对胃炎的治疗包括抗炎、保护胃黏膜、调整饮食等。急性胃炎需注意饮食卫生,慢性胃炎需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酸呕血。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这类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胃酸呕血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用药,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同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预防胃酸呕血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