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液变红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尿液变红可能是由于食物因素、药物因素、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食物因素:食用某些含有红色素的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等,这些食物中的天然色素难以被人体完全吸收,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使尿液变红。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尿液颜色通常会在1-2天内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服用利福平、酚酞等药物后,药物的代谢产物可能会使尿液颜色变红。这是药物的正常反应,一般在停止用药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是因为治疗需要不能停药,可告知医生尿液颜色变化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尿液变红。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尿路黏膜,使其充血、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导致变红。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破尿路黏膜,引起出血。泌尿系统肿瘤也会导致局部组织破溃出血,使尿液呈现红色。对于泌尿系统疾病,需要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排石或抗肿瘤治疗等。

4.全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会使身体容易出血,泌尿系统也可能出现出血情况,导致尿液变红。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也可能出现血尿。对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尿液变红,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肾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使尿液变红。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经过休息后,身体会逐渐恢复正常,尿液颜色也会恢复正常。如果休息后尿液颜色仍未恢复正常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腰痛、尿痛等,应及时就医。

尿液变红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虽然有些情况是生理性的,但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如果发现尿液变红,应仔细回顾近期的饮食、用药情况,同时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尿液颜色持续异常或者伴有疼痛、发热、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