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中医助产的方法是什么

2025.09.01 08:56

中医助产的方法包括针灸刺激穴位促进宫缩、艾灸温通经络增强产力、中药汤剂调节气血助力分娩、推拿按摩缓解疼痛与紧张、导引术调整呼吸与体位。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穴位促进宫缩:通过针刺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激发经络气血运行,间接增强子宫收缩力。此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重要组织。根据产妇体质差异,选穴与刺激强度需个性化调整。

2.艾灸温通经络增强产力:艾条熏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利用温热效应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适用于宫缩乏力或寒凝气滞的产妇,但需注意防止皮肤烫伤。艾灸时间通常控制在15至20分钟。

3.中药汤剂调节气血助力分娩:常用方剂如加味芎归汤,含当归、川芎等成分,补血行气。需根据分娩阶段及体质辨证用药,避免过量导致出血风险。药方煎煮与服用需严格遵医嘱。

4.推拿按摩缓解疼痛与紧张:手法作用于腰骶部或足三里穴,放松肌肉并减轻产痛。操作需轻柔连贯,禁忌粗暴按压。可与呼吸训练配合,提升镇痛效果。

5.导引术调整呼吸与体位:通过特定呼吸法如腹式呼吸,协调产程用力节奏。结合蹲位、侧卧等体位变化,顺应胎头下降规律。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提前练习。

实施中医助产方法前,需评估产妇健康状况及胎儿情况。存在妊娠并发症或特殊体质者慎用。操作环境应保持安静温暖,避免干扰。所有干预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不可自行尝试。密切观察产妇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