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腹泻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2025.02.02 15:19

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泻、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药物相关性腹泻。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病毒感染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相对较少见。感染性腹泻常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大便性状可表现为稀水样便、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泻: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侵犯直肠和结肠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患者的腹泻常伴有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有里急后重感。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腹泻症状相对复杂,可能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瘘管形成等,营养吸收不良也较为常见,因为肠道炎症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多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黏膜吸收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例如,慢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酶分泌减少,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进入肠道后可引起腹泻。胆汁分泌或排泄异常也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脂肪泻,大便呈灰白色、油腻状,有恶臭味。一些小肠疾病如小肠黏膜病变、小肠切除术后等,会使肠道吸收面积减少,从而出现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症状。

4.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泻没有器质性病变,多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异常等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可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这种腹泻通常不伴有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量不一定很多。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在情绪改善或压力减轻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5.药物相关性腹泻:许多药物可能会引起腹泻作为副作用。例如,抗生素使用不当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某些泻药如果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导致腹泻。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肠道黏膜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腹泻。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在停药后腹泻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在应对腹泻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减少腹泻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