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的概述

2024.08.06 09:45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影响5岁及以下儿童的健康。

该疾病以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节尤为高发。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内疱疹和疼痛,以及手、足、臀部的皮疹。这些皮疹通常表现为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患者通常在感染后3到5天出现症状,潜伏期最长可达10天。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为轻症,患者在一到两周内可自愈,主要依赖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及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日常用品,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尽管大多数手足口病病例为轻症,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脑炎等,尤其是三岁以下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预防和及时治疗仍然至关重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