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怎么样进行恢复

2025.10.14 15:12

产后恢复需注重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均衡饮食补充营养、充分休息保证身体修复、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定期检查监测恢复进度。具体分析如下:

1.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产后初期可从轻柔的散步或产褥操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运动能加速恶露排出,改善肌肉张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撕裂或子宫脱垂。顺产者一般2周后可尝试低强度运动,剖宫产者需等待4-6周,具体需遵医嘱。

2.均衡饮食补充营养:产后饮食应包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及新鲜蔬果。哺乳期需增加热量摄入,但避免高油高糖食物。适量饮用汤水有助于乳汁分泌,但过量可能加重水肿。

3.充分休息保证身体修复: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分泌和伤口愈合,建议与家人分担育儿任务,争取碎片化休息。白天可趁婴儿睡眠时同步小憩,夜间尽量保证连续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引发腰背疼痛或乳腺炎。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产后激素水平骤变易引发情绪低落或焦虑,可通过与亲友倾诉、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若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需警惕产后抑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5.定期检查监测恢复进度:产后42天需进行妇科检查,评估子宫复旧、盆底肌及伤口愈合情况。哺乳期也需关注乳房健康,出现硬块或发热应及时处理。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预防慢性病隐患。

恢复期间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计划,避免盲目对比他人进度。出现持续疼痛、异常出血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用药。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需咨询医生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