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黏液便会是肠癌吗

2024.12.06 08:16

黏液便不一定是肠癌。

黏液便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肠道感染是常见因素,例如细菌感染如痢疾杆菌等可引起肠道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同时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肠道寄生虫感染,像阿米巴原虫感染肠道后,也会出现黏液便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非感染性的肠道疾病也会有黏液便表现,如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黏膜反复发生溃疡、炎症,黏液分泌增加,患者通常还会有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受到情绪、饮食等因素刺激时,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黏液便。当然,肠癌也可能出现黏液便,因为肿瘤组织刺激肠道黏膜,使其分泌黏液,并且可能伴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

如果发现有黏液便的情况,不要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忽视。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便血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如果黏液便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肠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