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上颌骨骨折怎么办

2025.07.23 08:37

上颌骨骨折需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固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配合药物缓解症状和预防感染、康复期注意饮食和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上颌骨骨折后需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骨折范围和移位情况。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合并颅脑损伤或鼻腔出血等并发症,制定针对性方案。延误诊治可能导致错位愈合或功能障碍。

2.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可采用颌间固定等保守方法,利用牙弓夹板限制下颌运动。复杂骨折或严重移位需手术复位,使用钛板螺钉内固定恢复解剖结构。开放性骨折需清创后同期处理。

3.固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无论手术与否均需保持骨折端稳定。术后2-4周内避免咀嚼硬物,必要时配合颅颌绷带外固定。固定期间定期复查影像,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过早解除固定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4.配合药物缓解症状和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肿胀严重时配合脱水剂。开放性骨折或术后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鼻腔黏膜损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用力擤鼻。

5.康复期注意饮食和功能锻炼:愈合初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逐步过渡到软食。拆除固定后需进行张口训练和咬合调整,必要时辅以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长期随访确保功能恢复。

上颌骨骨折后禁止自行按压或热敷肿胀部位,避免加重出血或移位。恢复期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刺激。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异常分泌物需立即复诊。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进程符合预期,必要时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