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肠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2025.08.01 08:56

肠炎需要做的检查包括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电解质及生化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粪便的性状、颜色、有无黏液或血液,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粪便潜血试验能检测微量出血,而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寄生虫、细菌或白细胞。这项检查简单快捷,是肠炎诊断的基础项目,有助于区分感染性肠炎与非感染性肠炎。

2.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有关。血常规还能反映炎症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肠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能够发现溃疡、糜烂、息肉等异常。肠镜检查可明确炎症范围与严重程度,必要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排除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疾病。

4.腹部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观察肠道及周围器官的形态与结构,能够发现肠壁增厚、积液或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超声检查无创且便捷,适用于初步筛查或评估并发症,如肠梗阻或穿孔。

5.电解质及生化检查:肠炎可能导致腹泻或呕吐,引发水电解质紊乱。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钠、钾、氯等电解质水平,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可评估体内代谢状态,指导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

肠炎患者需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可能加重病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脱水或血便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