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小肠损伤的中医辨证施治

2024.11.07 15:04

小肠损伤属于中医腹痛肠痈等范畴。中医辨证施治小肠损伤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来进行综合判断,以扶正祛邪、调理气血、修复脏腑功能为原则。

在小肠损伤初期,多因外伤导致气血瘀滞,腑气不通。患者表现为腹部疼痛剧烈,痛处固定,局部可有瘀斑或青紫肿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此时治法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方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物,配合柴胡、枳壳等行气药物,以改善腹部气血瘀滞的状态。同时,可根据损伤的轻重适当加用一些清热解毒之品,如金银花、连翘等,防止瘀血化热。

随着病情发展,如果出现瘀血化热,热毒蕴结的情况,患者腹痛加剧,伴有发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其中大黄、牡丹皮清热泻火、凉血化瘀,芒硝软坚散结,桃仁活血化瘀,冬瓜仁清热利湿排脓,红藤、败酱草等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若患者病情较重,出现气血亏虚之象,如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等,还需适当加入黄芪、党参等补气养血之品,以扶正祛邪,促进机体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还可配合针灸等外治法,选取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加重肠道负担,以利于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