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憋不住大便怎么办

2025.01.08 13:44

如果憋不住大便,可以尽快找厕所、调整姿势、进行括约肌收缩训练、避免刺激性食物、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尽快找厕所:当感觉憋不住大便时,首要任务是尽快找到附近的厕所。可以利用手机地图搜索附近的公共卫生间,或者向周围的商家、路人询问。如果是在熟悉的环境,如自己家中或工作场所,要迅速前往卫生间。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避免因找不到合适的排泄场所而导致失禁的尴尬情况。

2.调整姿势:某些姿势可能有助于暂时缓解憋不住大便的情况。例如,可以尝试夹紧双腿,微微弯腰,这样的姿势能够对肛门括约肌产生一定的压力,辅助其控制排便。同时,身体的重心可以稍微向前倾,减少直肠的压力,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到达厕所。

3.进行括约肌收缩训练:有意识地收缩肛门括约肌能够增强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可以反复进行收缩和放松的动作,每次收缩持续几秒钟,然后放松。有助于提高括约肌的力量,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延缓排便的作用。这种训练在平时也可以进行,有助于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果经常出现憋不住大便的情况,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像辛辣食物、生冷食物等可能会刺激肠道,加快肠道蠕动,使排便的冲动更加强烈。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肠道的敏感性,降低突然产生强烈便意的可能性。

5.就医治疗:如果憋不住大便的情况频繁发生,可能是身体存在某些疾病,如肠道疾病、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这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检查等,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是肠道炎症引起的,可能会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如果是括约肌松弛,可能会建议进行康复训练或者手术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憋便。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均衡饮食等,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如果有肠道疾病的病史,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