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肱骨髓内钉技术是什么

2025.07.29 15:21

肱骨髓内钉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肱骨骨折的外科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在肱骨的髓腔内植入钉子,以实现骨折的固定和愈合。这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随后,外科医生会在肱骨的近端或远端进行切口,使用专用的器械将髓内钉通过骨髓腔插入。钉子的设计通常为锁定型或非锁定型,能够有效地稳定骨折部位。手术完成后,切口会被缝合,患者需在术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以确保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进行肱骨髓内钉技术时,需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术前评估至关重要,需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骨折类型及位置进行全面分析,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其次,手术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术后感染。术后康复同样重要,患者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避免过早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如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等,需更加谨慎,可能需要调整手术方案或延长康复时间。患者在术后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如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通过合理的手术和康复管理,肱骨髓内钉技术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