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黏膜脱落是怎么引起的

2024.01.19 13:38

肠黏膜脱落通常是便秘、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的。

1.便秘。对于长期出现便秘的患者,如果伴有肠道组织薄弱等情况,就会导致脱肛,肠道黏膜在排便时被脱出肛门外,就会出现肠黏膜脱落。

2.肠道炎症。当肠道组织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时引起肠道炎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肠黏膜出现水肿、充血、糜烂等症状,局部肠黏膜也会出现自行脱落的情况。

3.细菌性痢疾。对于患有细菌性痢疾的患者,由于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并且破坏细胞的屏障,导致白细胞炎症部位伴有渗出,使痢疾杆菌定居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肠黏膜比较严重的病变,就会伴有肠黏膜脱落。

另外,还有可能是肠道溃疡导致的,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